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朱登纳:以专业与学术引领,书写儿童康复学科发展新篇章

王艳艳    2025-08-20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4717

  作为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专业的领航者,他用指尖的温度丈量过数万个特殊儿童的成长轨迹。从发育评估的第一份量表到康复训练的第一组数据;从传统康复到建立覆盖全周期的康复体系;从重症攻坚克难到中国儿童慢性意识障碍联盟的发起成立;从强化自身建设到建立全省儿童康复诊疗质控体系;从学科体系的精心构建到全省甚至全国康复高地的搭建;从学术引领到站在国际舞台为中国发声,他用 30 年的坚守,让康复专业有厚度,用千万次的俯身,让康复医者有温度,他是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医院学科带头人朱登纳。

  01破局创新 推动专科跨越式发展

  朱登纳教授自2009年担任康复医学科大科主任(2024年任儿童康复医院院长)及学科带头人以来,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从高站位谋划学科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科室的建设与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按照科室整体发展规划,鼓励科室人员到国内外进修学习,为科室可持续发展储备高层次人才。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培养了一批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骨干人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人才队伍。现有医、护、康人员共223人,其中正高6人,副高21人,博士6人,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生/导师2人,博士后合作导师1人。

  在技术创新方面,他敏锐地察觉到国内外儿童康复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积极引进并推广。他带领团队先后开展超声引导下肉毒素注射缓解肌肉痉挛及流涎、慢性意识障碍患儿的多种促醒技术、多种无创神经调控技术等四十余项新技术、新项目,为患儿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康复治疗。同时在深入研究和分析国内外对脑损伤疾病治疗的基础上,突破传统,开展了脑机接口、再生医学、经颅交流电刺激、时间干涉无创脑深部电刺激、数字疗法、神经损伤儿童遗传学研究、基于多模态多组学的神经损伤儿童精准评估等一系列临床研究。他带领团队不懈努力,康复医学科现已形成了运动障碍疾病康复、认知语言障碍疾病康复、重症康复/儿童慢性意识障碍促醒、神经肌肉病康复、体态步态异常康复、疼痛康复、骨关节疾病康复、听视障碍康复等特色鲜明的综合康复治疗体系,康复评定及治疗项目百余种,引领精准康复又上新台阶,为全省乃至全国儿童康复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02硕果累累 彰显学术影响力

  “要让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得到科学有效的干预,同时保持学科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扎根科研沃土”。从医30载,他始终在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深耕不辍,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220余篇,牵头执笔制定中国专家共识4项,以执笔专家或核心专家身份参与制定专家共识25项,牵头国际临床实践指南中国专家解读4项,主编或参编全国本科教材、诊疗规范、康复指南等专著15部。担任国内外12家期刊编委或审稿专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以第一或第二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市厅级科技一等奖5项,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

  同时他担任国际残疾儿童学术联盟(IAACD)会议筹备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康复专委会主委,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兼脑瘫与发育障碍康复专委会、应用行为分析专委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康复学组副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委会及科普工作专委会常委;河南省儿童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河南省康复医学会康复评定分会主委、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儿童神经损伤预防与康复专委会主委等,是中国儿童慢性意识障碍联盟发起者。为促进学术交流和行业发展,朱登纳带领团队每年举办多次大型学术会议和培训班,受众人数近万人,并承办两次大型国际会议,影响力颇广。多次受邀参加全国及国际儿童康复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介绍我国儿童康复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作为学术高峰的攀登者,始终不忘站在国际舞台发声,为推动我国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03务实创新 铸就领域典范

  栉风沐雨三十二载,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康复医学科先后被批设省儿童康复医院、省儿童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2014年经原省卫生厅和省残联共同批设为河南省0-6岁残疾儿童筛查评估中心,是河南省及郑州市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该专业为河南省重点学科、省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康复医学),获批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首批重症康复规培基地及首批儿童康复规培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全国妇幼中医中西医重点专科、省首批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临床实践基地、省康复护理及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等。同时科室承担了郑州大学儿科系、临床医学系教学工作,承担大量来自全国的进修医生、治疗师和护理人员以及实习生、本科生、硕博士生的临床带教工作,为全省及全国儿童康复事业持续输送合格人才。

  04不忘初心 助推河南及全国儿童康复事业发展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让更多人掌握康复技术,才能帮助更多孩子”。作为一家省级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王牌学科,朱登纳团队从来没有忘记过肩头的责任——带动和辐射基层,提升全省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使更多的患儿和家庭受益。2014年,河南省儿童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挂靠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成立。这个中心的落户,意味着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康复医学科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作为主任委员,他带领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完成了全省儿童康复医学学科质控标准的制订和组织实施工作,定期指导各地开展质控工作和儿童康复专业人员培训。目前,全省18个省辖市,已成立15个市级质控中心,20个县/区级质控中心,走在了全国前列。他和团队牵头制定了《中国儿童康复医学质控指标专家建议》,为全国质控工作提供“标尺”,旨在促进全国儿童康复事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发展。

  2017年8月,朱登纳牵头发起成立河南妇幼儿童康复联盟,湖北、山西、江苏、辽宁、内蒙古、新疆等27个省(区)及省内的210家康复医疗服务机构签约加盟。联盟旨在提高各级医院儿童康复人员服务能力,加强学科建设,规范康复医疗行为,推进双向转诊及分阶段康复。自联盟成立以来,他带领团队已经组织专家到包括新疆、青海及省内的各级联盟基层单位巡讲、义诊、培训、指导百余次,以多形式免费培训上万人次,极大的推进了各基层康复专业的发展。在他和团队的指导帮扶下,新疆墨玉县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目前已成为南疆地区最大的儿童康复中心。

  05突破重症难题 点亮生命之光

  4岁的星星(化名),原本和所有同龄小男孩一样,浑身洋溢着活泼劲儿,是全家人捧在手心的开心果。但5个月前他突然出现高热、呕吐 、抽搐、意识模糊甚至口吐白沫的症状。惊恐的父母急忙送他到当地医院,医生诊断为“坏死性脑病”,经救治生命体征稳定下来,但恢复不佳,病情令人揪心。星星父母带他奔赴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经检查,星星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俗称植物人),气管切开状态,还伴有肌肉关节挛缩、吞咽功能障碍、严重营养不良及阵发性交感神经兴奋。这对一家人而言犹如晴天霹雳,朱登纳带领重症康复团队为星星制定了精细化的评估与治疗方案,陪着星星开启了精准化的综合康复治疗。在朱登纳团队以及家长的不懈努力下,星星的身体状况好转,气管套管、鼻胃管逐渐拔除,由植物状态,到微意识状态,直至完全清醒。

  “我们不仅要做从传统康复到精准康复的拓荒者,更要迎难而上,做康复医学科发展的破冰者”。在儿童健康领域,重症康复是一块充满挑战的 “硬骨头”。当幼小的生命遭遇重症疾病侵袭,不仅要闯过 “生死关”,更要跨越 “康复关”。朱登纳带领团队在儿童重症康复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提升重症康复专业水平,成立重症康复研修团队,并对标国内儿童及成人重症康复开展较好的医院及团队,完成研修计划,同时成功申请了“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经耳迷走神经电刺激”、“球囊扩张技术”等十数项新技术新业务项目,为儿童慢性意识障碍促醒及并发症管理提供了全方位技术保障。在医院支持下,他整合资源成立儿童意识障碍促醒中心及MDT多学科诊疗团队,成功救治来自全国近20个省市的百余名重症患儿。目前,科室逐渐形成了包括行为学、神经影像、神经电生理、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等在内的多模态精准评估和基于精准靶点选择的神经调控治疗的儿童重症诊疗中心,也是国内主要儿童昏迷与意识障碍诊疗中心之一。“只有不断推动科研创新,才能让更多重症儿童受益”,为进一步提升儿童慢性意识障碍诊治和科研水平,推动该领域的发展,2024年7月,由朱登纳教授牵头,联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湖北省儿童医院、天津市儿童医院等国内36家医院发起成立了中国儿童慢性意识障碍联盟,为全国儿童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的目标不是创造奇迹,而是让每个孩子都拥有无限的可能。”作为儿童康复的守护者,他以卓越的智慧引领学科方向,用温柔化解病痛,用耐心唤醒潜能,让无数特殊儿童重新启航,让无数家庭重燃生活的希望。他以学识、仁心与坚韧,在时光长卷上镌刻下守护妇幼健康的永恒风华。

       来源: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